数字赋能教育新生态 智创未来育人新格局

新城区领航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新图景

西安市新城区教育局立足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,依托陕西教育扶智平台构建"云端+地面"双轨育人新模式。通过系统规划每周线上点播课程与直播课堂的常态化运行机制,创新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全域共享工程,有效破解传统教育时空壁垒,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智慧动能。教育局组建专项工作组,统筹辖区省市级教学能手、学科带头人等骨干教师力量,打造"名师金课"资源矩阵。通过分学段组建课程研发团队,开发涵盖学科拓展、素养提升、思政教育等多维度的精品课程体系,建立动态更新的"云端资源蓄水池"。
      西安市新城区昆仑小学青年教师王瑞聪以“公民身份认知”为育人切入点,依托信息化教学手段,创新设计《公民身份从何而来》主题课程。本课以“法律身份—社会角色—责任担当”为逻辑主线,借助数字技术构建情境沉浸式学习场域,引导学生从具象感知走向抽象思辨,深刻理解公民身份的内涵与价值。

      西光实验小学王至玉老师深度融合信息化手段,打造“技术赋能+情感浸润”的英语智慧课堂。依托智能交互平板创设“虚拟家庭客厅”情境,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纠正发音,在“爱心小剧场”中自然习得“draw a picture”等核心短语。运用卡片制作动画分解动作指令,结合《Make Your Mum Smile》律动感知模块实现“唱跳学”三维联动。课程以数字化工具激活表达欲望,使“爱的教育”贯穿语言实践全过程,实现核心素养与人文情怀共生共长。
      新城区黄河小学教师穆玲在《露在外面的面》一课中,深度融合新课标理念,以信息技术重构立体几何教学范式,打造"文化感知—数理思辨—创意生长"的智慧课堂。通过构建"文化浸润—具身探究—数理建模—实践迁移"四维教学新范式,借助数字化工具将抽象空间观念转化为可视化的思维生长轨迹,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具象化培育。在她的课堂上,信息技术化身认知阶梯,助力数学思维自然生长,真正实现“让空间观念可观可感,使深度学习扎实发生”,为数学教学带来革新力量。
      新城区教育局将持续深化智慧教育探索实践,以陕西教育扶智平台为载体,不断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流动共享,构建更加开放、包容、智能的教育新生态。通过完善云端教学服务体系,创新数字化育人模式,让信息技术真正成为推动教育公平、提升教育质量的有力杠杆,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注入持久动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