扶贫必先扶智,助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,西安航天基地教育局持续精准发力,促进不同地域学校的基础教育质量全面提升。本期,教育局继续通过扶智平台开展视频点播课、直播课活动,现将主要内容分享如下:
西安航天城第四小学王晶晶老师执教的《我是小音乐家》在2022艺术课程标准的指引下,本课将核心素养的落实作为核心目标,以学生为中心,凸显艺术课程的实践导向,重视教学各环节的内在逻辑联系。教学过程中,引导学生通过艺术感知与情感体验,去领略音乐要素所蕴含的独特魅力。借助AI技术精心制作动态视频,创设了“音乐魔法城堡”“环球乐旅”“思晓现场音乐会”等充满趣味的情境,营造了沉浸式的学习环境,充分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的热情。在教学方法上,综合运用“自主、合作、探究、评价”等多元化方式,精心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演唱、创编等实践活动,致力于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创意实践素养。本课充分发挥音乐课程的育人功能,以美育人、以文化人,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,达成艺术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促进学生终身发展这一长远目标,为学生的未来成长奠定坚实的艺术基础。
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,审美感知方面,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、速度、情绪,辨别不同乐器音色,提升对音乐美的感知力;艺术表现方面,学生学唱歌曲、参与表演,锻炼演唱和肢体表达能力;创意实践中,编创民族乐器歌曲和舞蹈动作,培养创新思维;文化理解时,了解美国歌曲,对比中西方乐器文化,拓宽文化视野。教学目标明确,环节清晰,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。
本课以“音乐魔法城堡”为主题,创设春日音乐会情境,自然引出课程内容。利用“环球乐旅”情境,带领学生“前往”伦敦、柏林、巴黎,在不同城市感受当地乐器和音乐特色,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代入感。举办“现场音乐会”,让学生在表演中体验成就感,提升参与度。
这堂音乐课程借助丰富多元的教学策略,在核心素养培育、教学目标达成、情境创设、教学方法运用以及学科融合等维度协同发力。通过生动情境与多样活动,助力学生全方位提升音乐素养,不仅收获专业知识技能,更在文化滋养与创意实践中,筑牢了对音乐的热爱。未来,应持续秉持创新教学理念,深度挖掘音乐教育潜能,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音乐发展空间,培育兼具艺术修养与创新精神的综合性人才,推动音乐教育迈向新高度,值得借鉴推广。
西安航天城第四小学张静老师执教的《大家来合作》的第二课时题目为《怎样才能合作好》。这是一节极具创新性与实效性的思政课教学设计,为低年级思政教学提供了诸多可借鉴的亮点。
在教学方法上,巧妙融合多种方式,成效显著。情境教学法贯穿始终,通过“课本剧大赛排练遇困难”这一情境,将学生带入真实的合作场景,让他们在情境中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,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代入感与趣味性。
问题引导法更是点睛之笔,以“为什么合作不下去”“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善分工”等一系列问题为线索,层层递进,激发学生思考,驱动教学进程,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构建知识体系,提升思维能力。小组讨论法和游戏体验法的运用,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,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,培养团队精神。
教学过程设计巧妙,环环相扣。从温故知新导入,自然引出本节课主题,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。“发现问题找方法”环节,借助情景剧呈现合作中的矛盾,引导学生分析原因、寻找对策,总结出合作的基本方法。“解决问题试分工”部分,深入探讨分工技巧,从明确目标、发挥优势到友好沟通,逐步细化,还通过实际场景练习,加深学生对合作方法的理解与运用。“争当合作小达人”活动,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所学,增强合作能力,提升团队协作意识。“AI资源巧利用”拓展了合作的范畴,引导学生关注科技与合作的融合,紧跟时代步伐。
值得一提的是,这堂课巧妙融入思政元素,在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同时,注重价值引领。通过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合作共赢的话语,强化学生对合作重要性的认知,树立正确的价值观。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、逻辑性和层次性的问题,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,主动探索知识,实现知识的整合与能力的提升。同时,“钩子问题”“阶梯问题”“灯塔问题”等的设计策略,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运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南。
这一优秀课例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,为低年级思政教学指明了方向。它打破了传统思政教学的单一模式,让思政课堂充满活力。其他教师可以借鉴其教学方法与设计思路,结合自身教学实际,灵活运用到课堂中,提升思政教学质量,为学生的成长注入更多正能量,助力学生全面发展。
教育网络扶贫扶智,优质教育资源共享,西安航天基地为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,积极组织学校各级各类优秀教师、名师进行示范课展示活动并及时上传“陕西省教育扶智平台”,为广大教师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学习机会和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。“一花独放不是春,百花齐放春满园”,促进教育资源均衡,共享优质教育资源,航天基地一直在路上。